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階段性驗收情況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完成了環保驗收監測工作,2018年4月3日,會議按相關要求由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建設單位)、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驗收監測單位)、安徽省四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環評補充報告編制單位)和3位專家組成驗收工作組,驗收工作組對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進行了環境保護階段性驗收?,F將驗收報告有關材料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20個工作日,具體材料情況見附件。
聯系人:王總 聯系電話:18110288777
附件1: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階段性驗收意見;
附件2: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附件3:參會人員簽到表。
二O一八年四月八日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項目名稱: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新材料
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建設單位: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
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四月
建設單位: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
檢測單位: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報告編制:
審 核:
審 定:
現場檢測負責人:戴偉
現場檢測人員:劉存峰 戴偉 劉東柱 王文文
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地 址:合肥市高新區合歡路12號天龍集團回型樓三樓
電 話:0551-63848435
傳 真:0551-63848435
郵 編:230088
目 錄
1、項目地理位圖;
2、總平面布置圖;
3、車間平面布局圖;
4、衛生防護距離包絡線圖;
5、環保設施落實情況照片;
6、現場采樣照片;
7、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批復;
8、驗收監測方案;
9、驗收檢測委托書;
10、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危廢處置合同;
11、危險廢物處置單位資質;
12、監測期間工況證明材料;
13、企業關于項目建設情況變動聲明函;
14、驗收檢測報告。
15、公參調查表樣本
一、前 言
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公司地址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泥汊鎮渡江工業區,占地100余畝,是一家集墻紙生產、設計、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化公司。
根據環評批復,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包括一期、二期工程。一期工程規模及建設內容為利用原有廠房,建設1條燙金生產線、1條印刷同步壓花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因衛生防護距離內有住戶無法拆遷到位,不符合環保審批的衛生防護距離規定,環評未予批復建設。二期工程規模及建設內容為建設1#、2#生產廠房,每個廠房建設1條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壁紙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環評批復要求對一期生產線不得進行試生產(或生產),待二期廠房建成后將現有生產設備立即搬入,現有一期廠房將來只作庫房使用。
企業嚴格按照環評批復要求,未進行一期生產線生產,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市場原因,企業目前已完成二期2#生產廠房的建設,廠房內布設1條燙金生產線和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根據環保要求,企業擬對實際建設內容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階段性驗收,根據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3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15-16日進行了實地勘查并查閱了建設單位所提供的有關資料,檢查了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就本項目存在的問題向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進行了反饋,在企業完成整改后,2018年1月14-15日組織實施了現場監測,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本驗收監測報告。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8月1日;
2、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3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2002年2月1日;
3、《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2015年4月;
4、無為縣環境保護局《關于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無環審[2015]29號),2015年5月8日;
5、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年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驗收監測方案》,2018年1月;
6、安徽國晟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關于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年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委托檢測書。
項目名稱: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建設地點: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泥汊鎮渡江工業區。項目具體位置詳見附圖1;
建設性質:新建;
投資總額:20000萬元;
員工人數:本工程總定員為20人;
工作制度:工作實行一班制,每班8小時,年工作日300天,2400小時;
總平面布置:目前已完成二期2#生產廠房的建設,廠房內布設1條燙金生產線和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廠區總平面布置見附圖2、3。
3.2工程建設內容
本項目由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儲運工程和環保工程等組成。環評要求與工程實際建設內容比對見表3-1。
表3-1 環評要求與工程實際建設內容一覽表
類別 |
單項工程內容 |
原環評工程規模及內容 |
實際工程規模及內容 |
|
主體工程 |
原有廠房 (一期) |
原有廠房設1條燙金生產線、1條印刷同步壓花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因衛生防護距離內有住戶無法拆遷到位,環評批復要求對一期生產線不得進行試生產(或生產),待二期廠房建成后將現有生產設備立即搬入,現有一期廠房將來只作庫房使用 |
原有廠房作為庫房,1條燙金生產線設備、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設備搬入二期2#廠房 |
|
1#廠房 (二期) |
1#廠房1F,建筑面積共4418.4m2,建設1條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壁紙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 |
未實施 |
||
2#廠房 (二期) |
2#廠房1F,建筑面積共4418.4m2,建設1條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壁紙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 |
實際建設2#廠房1F,建筑面積2209.2m2,廠房內設1條燙金生產線,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 |
||
輔助工程 |
倒班宿舍 |
6層,建筑面積3162.6m2 |
未實施 |
|
食堂、餐廳 |
位于倒班宿舍一層 |
1層,位于廠區南側,建筑面積約為300 m2 |
||
辦公樓 |
9層,建筑面積7332.52 m2 |
1層,位于廠區南側,建筑面積約為400 m2 |
||
儲運工程 |
一般原料庫 |
1層,建筑面積2209.2㎡ |
位于2#生產廠房西側,面積約200m2 |
|
成品庫 |
2#、3#產品倉庫房,3層,建筑面積34243.95 m2 |
位于廠區原廠房,1層,建筑面積2577.9m2 |
||
公用工程 |
供熱 |
天然氣加熱,供氣量135萬m³ |
天然氣加熱,供氣量70.6萬m³ |
|
給水 |
由工業園區市政供水管網供給 |
由工業園區市政供水管網供給 |
||
排水 |
生活污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生產廢水經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級標準后排入西河 |
雨污分流;生活廢水和車間保潔廢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西河;洗版廢水經車間收集后作為危險廢物委托相關資質單位處理 |
||
供電 |
2000KVA(10/0.4KV)變壓器一臺,由工業園區供給 |
2000KVA(10/0.4KV)變壓器一臺,由工業園區供給 |
||
環保工程 |
廢水處理 |
生活污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站,設計處理能力20m³/d,生產廢水經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處理能力2m³/d |
生活廢水和車間保潔廢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西河;洗版廢水經車間收集后作為危險廢物委托相關資質單位處理 |
|
廢氣處理 |
粉塵 |
2套布帶除塵器,處理效率95%,2個15米高排氣筒 |
1套布袋除塵器(風量2000m³/h,處理效率≥98%),15米高排氣筒 |
|
食堂油煙 |
一套抽油煙機,去除效率75% |
一套抽油煙機,去除效率75% |
||
非甲烷總烴、乙醇 |
2套工業煙霧過濾器,處理效率85%,2套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效率80% |
1套工業煙霧過濾器(處理效率85%),一套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效率80%),以及15m高排氣筒 |
||
固廢貯存 |
化料桶罐、漿料濾渣等危險廢物以及一般工業固廢分類臨時儲存,危廢暫存場所50 m2 |
化料桶罐、漿料濾渣等危險廢物以及一般工業固廢分類儲存,建設危廢暫存場所10m2 |
||
環境風險 |
事故池300㎡ |
危險化學品倉庫10m2,事故池80m³ |
||
噪聲治理 |
采取減振、吸聲、隔音等措施 |
采取減振、吸聲、隔聲等措施 |
||
綠化 |
6776㎡ |
800m2 |
3.3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
根據環評報告,本項目設計規模為年產PVC墻紙239.616萬卷,年產無紡紙墻紙239.616萬卷,純紙墻紙119.808萬卷。具體產品方案見表3-2。
表3-2本項目產品方案變更情況
序號 |
原環評產品方案 |
實際產品方案 |
1 |
年產PVC墻紙239.616萬卷,年產無紡紙墻紙239.616萬卷,純紙墻紙119.808萬卷 |
年產燙金PVC墻紙1萬卷,PVC墻紙20萬卷,無紡紙墻紙20萬卷 |
3.4主要生產設備
本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見表3-3
表3-3 本項目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序號 |
設備名稱 |
型號規格 |
數量(臺/套) |
1 |
壁紙燙金生產線 |
FQBZ |
1 |
2 |
壁紙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 |
TBBZ-800Q |
1 |
3 |
工業煙霧過濾器 |
IESP2.3 |
1 |
4 |
發泡烘箱 |
20萬大卡/小時 |
1 |
5 |
高溫壓花設備 |
10萬大卡/小時 |
1 |
6 |
高速分散機 |
WF30 40KW |
1 |
7 |
熱收縮機 |
700# |
1 |
8 |
空壓機 |
YSB-30AC |
1 |
9 |
無芯收卷機 |
SJ800 |
1 |
10 |
壓花燃燒機 |
60萬大卡/h,天然氣用量75m³/h |
3 |
11 |
塑化燃燒機 |
60萬大卡/h,天然氣用量75m³/h |
5 |
12 |
燙金燃燒機 |
3萬大卡/h,天然氣用量3.75m³/h |
1 |
13 |
印花燃燒機 |
60萬大卡/h,天然氣用量75m³/h |
6 |
14 |
模塊冷水機組 |
STSW-25 |
1 |
15 |
高溫冷卻塔 |
STSL-120 |
1 |
16 |
常溫冷卻塔 |
STSL-100 |
1 |
17 |
冷卻循環泵 |
125-160 |
2 |
18 |
螺桿空壓機 |
YSB30AC |
1 |
19 |
高壓冷干機 |
STDG-5.0/2.0 |
1 |
3.5項目水量平衡圖
本項目水量平衡見圖3-1。
圖3-1 本項目水量平衡圖(m3/d)
3.6主要生產工藝流程簡介:
1、PVC墻紙工藝見下圖:
說明: 生產部分燙金PVC使用的工序
G1-1:粉塵,G1-2:非甲烷總烴,G1-3:乙醇;S1-1:漿料濾渣,S1-2:廢濾布,S1-3:殘次品;W1-1:洗版廢水
圖3-2 PVC墻紙工藝流程圖
(1)混料工段
墻紙表層材料—專用PVC糊混合物的配制工段。將專用的PVC、各種輔料以及助劑按照比例投入配料槽充分濕潤后、經攪拌分散混合、再經過濾、調配濃度供涂層工序使用。
(2)涂層與塑化工段工藝流程
將備好寬幅紙卷,經裝有涂層厚度檢測與調節系統地上漿裝置,涂上配置好的PVC糊料(常溫),塑化燃燒機加熱發泡烘箱,然后進入220~230℃左右的高溫烘箱烘干。PVC糊涂層被塑化成PVC膜并與紙粘合成一體,出烘箱后經冷卻處理。
(3)燙金
利用燙金設備把電化鋁高溫復合到涂布上進印花設備;利用燙金燃燒機加熱到150~160℃。
(4)印花工段工藝流程
涂敷好紙卷,按順序通過數個印刷機位,印上所需圖案,開機前,應根據生產的產品型號,在各印刷機位換上所需的印花輥,調配好一定用量的顏料并注入各印刷機位的顏料槽中,印花溫度150~180℃。由攝像頭輔助的同步套色跟蹤系統,將自動精確地控制印花偏差,保證產品質量,印花后經印花機加熱烘干,烘干溫度200℃。
(5)壓花與包裝工段工藝流程
印制好紙卷,通過壓花燃燒器加熱裝置(180~220℃)使膠面軟化,然后立即經壓花輥壓制成型,再經強制冷卻與自然冷卻后進入質檢和包裝區。
2、無紡紙墻生產工藝流程
說明:G2-1、G2-2:乙醇;S2-1:殘次品。
圖3-3 無紡紙墻工藝流程圖
生產工藝流程簡介:
涂敷好紙卷,按順序通過數個印刷機位,印上所需圖案,開機前,應根據生產的產品型號,在各印刷機位換上所需的印花輥,調配好一定用量的顏料并注入各印刷機位的顏料槽中,印花溫度150~180℃。由攝像頭輔助的同步套色跟蹤系統,將自動精確地控制印花偏差,保證產品質量,印花后經印花燃燒加熱烘干,烘干溫度200℃。
3.7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環保治理措施
3.7.1廢氣來源及治理措施
(1)粉塵
項目原有廠房設有1條糊料配制生產線,PVC壓延生產中的粉狀物料(主要為PVC樹脂、CaCO3、鈦白粉AC、發泡劑)在稱量、投料、混合攪拌及研磨過程將會產生一定量的粉塵,實際建設過程中在高速攪拌機、研磨機等有粉塵產生的設備側方向設置了集氣罩,并采用布袋除塵裝置進行除塵處理,高速攪拌機為密封式操作。粉塵收集后由布袋除塵器除塵處理,處理達標后的粉塵經15m高排氣筒排放。
(2)非甲烷總烴
根據項目使用的D80溶劑油的理化性質,溶劑油的沸點較低,項目調配、研磨、過濾等常溫工序可能產生的揮發廢氣較少,而產生廢氣較多的工序則主要集中在涂布、塑化干燥加熱工序,溶劑油以全部揮發計算。本項目排放的溶劑油以非甲烷總烴計。
環評要求本項目在涂布、塑化干燥設備頂部設置吸風罩,再經工業煙霧過濾器+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處理達標后的非甲烷總烴經15m高排氣筒排放。本項目實際建設過程中遵循清潔生產理念,涂布、塑化干燥設備產生的非甲烷總烴廢氣全部由管道收集,經工業煙霧過濾器+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處理達標后的非甲烷總烴經15m高排氣筒排放。
(3)乙醇
水性油墨乙醇含量為5%,乙醇在印花、烘干,生產工藝溫度在90~200℃,幾乎全部揮發。
本項目無組織排放廢氣主要為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 本項目廢氣排放情況見表3-4。
表3-4 廢氣排放源及污染物排放表
污染源名稱 |
主要成分 |
處理方法 |
排氣筒參數 |
|
高度(m) |
內徑(m) |
|||
糊料配置線 |
粉塵 |
集氣罩+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95%)+1#排氣筒(15m高) |
15 |
0.25 (圓形) |
涂布、塑化干燥設備 |
非甲烷總烴 |
工業煙霧過濾器(回收效率85%)+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效率80%)+2#排氣筒(15m高) |
15 |
0.80 |
涂布、塑化干燥設備 |
非甲烷總烴 |
無組織排放 |
/ |
/ |
糊料配置線 |
粉塵 |
無組織排放 |
/ |
/ |
3.7.2廢水來源及治理措施
本項目無生產廢水,主要為員工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的一級標準后排入西河。待園區規劃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后,廠區生活廢水及車間保潔廢水接管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項目實際生產過程中洗版廢水在車間收集后作為危廢委托相關資質單位清運處理。
全廠廢水排放狀況見表3-5。
表3-5本項目廢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表
廢(污)水類別 |
主要污染物 |
備注 |
|
各部門 |
生活污水 |
COD、BOD5、SS、NH3-N、動植物油 |
/ |
3.7.3噪聲污染及防治措施
項目實際噪聲產生情況與原環評一致,主要高噪聲設備有空壓機、風機、泵類等,噪聲源強范圍一般在80dB(A)~90dB(A)之間。項目主要高噪聲設備源強見表3-6。
表3-6項目營運期主要噪聲源源強
聲源 位置 |
聲源 名稱 |
數量 (臺/套) |
治理前噪聲級dB(A) |
運行 情況 |
擬采取治理措施 |
治理后噪聲級dB(A) |
廠房車間 |
空壓機 |
1 |
90 |
連續 |
減振、廠房隔聲 |
60 |
廠房外 |
冷卻塔 |
2 |
80 |
連續 |
減振 |
50 |
循環水池 |
水泵 |
4 |
80 |
連續 |
減振 |
50 |
廠房車間 |
風機 |
1 |
85 |
連續 |
減振、廠房隔聲 |
55 |
實際噪聲源強相對原環評減小,項目通過采取隔聲、減振、距離衰減等措施后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規定限制要求。
對噪聲的控制措施如下:
(1)項目選用先進的低噪聲動力設備,以降低噪聲源強。在廠房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噪聲控制,確保車間門、窗、外墻等至少有20dB的隔音量。
(2)在總圖布置時,應采取“鬧靜分開”的原則進行合理布局,盡量將高噪聲源遠離噪聲敏感區域。
(3)空壓機噪聲源在車間內,可采取建筑隔聲的辦法,空壓機還應加裝減震墊等降噪設施。
(4)加強日常設備日常維護,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避免設備不正常運轉產生的高噪聲現象,同時應盡量將聲源密閉在各車間內,實現封閉式廠房運行管理。
(5)在廠區和廠界種植一定數量的喬木和灌木林,既可美化環境又減輕噪聲污染。
3.7.4固體廢物的產生及處置
項目固廢較原環評情況,因產能變化,項目固體廢棄物在原環評基礎上總量減少,并且新增洗版廢水作為危險廢物。建設單位根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2007)、《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要求,將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分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部分由廠家回收,部分交由專門的危廢處置公司安全處置。處理廢氣的活性炭交由危廢處置公司統一回收。
表3-7 項目實際固體廢物匯總及性質鑒別表
種類 |
廢物名稱 |
類別 |
處置去向 |
生產廢物 |
化料桶罐 |
危險廢物HW12 |
由化料供應廠家回收 |
活性炭 |
危險廢物HW12 |
||
殘次品 |
一般工業固廢 |
廢品回收部門回收 |
|
漿料濾渣 |
危險廢物HW12 |
車間收集后委托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 |
|
廢濾布 |
危險廢物HW12 |
||
廢溶劑油 |
危險廢物HW08 |
||
廢活性炭 |
危險廢物HW49 |
||
生產廢水 |
危險廢物HW12 |
||
布袋除塵收集粉塵 |
一般工業固廢 |
回收綜合利用 |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 |
一般固廢 |
生活垃圾處理廠 |
(1)風險應急措施
本項目建設事故池一座,有效容積80m3,滿足事故池的設置要求。
(2)衛生防護距離
根據原環評、批復,本項目設置以2#生產廠房外100m范圍為衛生防護距離;經現場踏勘,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內無環境敏感點。
本工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廠址符合泥漢鎮總體規劃要求;符合清潔生產和總量控制要求;在優化的污染防治措施實施后,各種污染物可穩定達標排放,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均較??;公眾對本項目十分支持,無人持反對意見。本項目建設對安徽易有墻紙有限公司及當地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擬建項目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從環保角度考慮,項目可行。
本項目位于無為縣泥漢鎮渡江工業區,總投資20000萬元,占地面積65175m2,總建筑面積62829.17m2,包括一期、二期工程,一期工程規模及建設內容為利用原有廠房,建設1條燙金生產線、1條印刷同步壓花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線,因衛生防護距離內有住戶無法拆遷到位,不符合環保審批的衛生防護距離規定,本次環評不予批復建設;二期工程規模及建設內容1#、2#廠房均1F,建筑面積4418.4m2每個廠房建設1條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1條單體印刷線、1條壁紙涂布印刷同步壓花生產線,年產PVC墻紙239.616萬卷,年產無紡紙墻紙239.616萬卷,純紙墻紙119.808 萬卷。二期工程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泥漢鎮總體規劃要求,建設、運營過程產生的各類污染物經采取相應措施后,可實現達標排放,從環境影響角度考慮,該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本項目上報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專家評審意見可作為該項目環境管理的技術依據,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環境影響報告書》對二期工程所列建設項目的地點、性質,規模、環境保護設施進行建設,對一期生產線不得進行試生產(或生產),待二期廠房建成后將現有生產設備立即搬入,現有一期廠房將來只作庫房使用,目前只作現有生產設備臨時存放場所。
本項目施工、運營過程中污染物排放執行以下標準:
1、產生的污水經處理后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級標準;
2、生產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6B16297-1996) 表2中排放限值;
3、施工期場界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喉聲排放標準》(CB12523-2011);運營期廠界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108)聲功能區2類排放限值;
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的暫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CB18597-2001)。
項目地建設過程中應做好如下工作:
廠區應建設雨污分流系統,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對污水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應在高速攪拌、研磨機等有粉塵產生的設備上方設置集氣罩并采用布袋除塵裝置進行除塵處理,高速攪拌機為密封封式操作,粉塵經收集后由布袋除塵器處理,處理達標后的粉塵經15m高排氣簡排放。在涂布、塑化干燥設備頂部設置吸風罩,廢氣收集后經處理達標后,由15m高排氣簡排放;
應用低噪設備,合理布局,對機械噪聲應采取減震隔音等措施,實現廠界噪聲達標排放;
對產生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對一般固體廢物應實現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料桶、漿料過濾濾渣、廢濾布、廢溶劑油等應作為危險廢物處理,建設規范的暫存設施,采取防雨、防滲措施,并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100米,在此防護距離內不得建有人群長期居住的環境敏感建筑物。
加強生產各環節環境風險控制、制定并落實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報環保部門備案,按預案要求配備相應的物資與設備,定期開展環境應急培訓和演練,按《報告書要求》,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維護及生產時的日常管理,防止污染事故發生。
項目建設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試生產領經我局批準同意,并于試生產3個月內,向我局申請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請縣環境監察大隊負責項目環境保護監督檢查工作,請泥漢鎮政府做好項目環保設施建設的督促工作。
5.1廢氣排放執行標準
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有組織及無組織排放標準。
表5-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污染物 |
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
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
||
排氣筒(m) |
速率 |
監控點 |
濃度(mg/m3) |
||
粉塵 |
120 |
15 |
3.5 |
周界外濃度最 高點 |
1.0 |
非甲烷總烴 |
120 |
15 |
10 |
4.0 |
5.2廢水評價標準
依據環評及環評批復,污、廢水外排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的一級標準(待該區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正常運行,該項目的污水符合接管標準后,可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本項目污水處理站外排廢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具體標準值見表5-2。
表5-2廢水排放標準
執行標準 |
污染物 |
限值(mg/L) |
GB8978-1996 表4中一級標準 |
COD |
100 |
BOD5 |
20 |
|
SS |
70 |
|
NH3-N |
15 |
|
動植物油 |
10 |
5.3廠界噪聲標準
依據環評及環評批復,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2類標準。標準值見表5-3。
表5-3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單位:Leq[dB(A)]
標準名稱和類別 |
噪聲限值 [dB(A)] |
|
晝間 |
夜間 |
|
GB12348-2008中2類功能區限值標準 |
60 |
50 |
按照國家環??偩帧蛾P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環發[2000]38號)的要求,該項目竣工驗收監測應在設備正常生產工況達到設計規模75%以上時進行。在驗收監測期間,記錄生產負荷。在生產負荷達到75%以上條件下進行現場采樣和測試。當生產負荷小于75%時,立即通知現場監測人員停止操作,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6.2廢氣排放監測
6.2.1有組織排放
廢氣有組織排放監測點位、監測因子及監測頻次見表6-1。
表6-1廢氣污染源有組織排放監測內容一覽表
序號 |
污染源 |
監測點位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監測要求 |
1 |
糊料配制排氣筒 |
廢氣進出口各設1個測孔 |
粉塵 |
連續2天, 每天3次。 |
生產工況穩定,運行負荷達75%以上 |
2 |
涂布、塑化干燥工序排氣筒 |
廢氣進出口各設1個測孔 |
非甲烷總烴 |
6.2.2無組織排放
具體監測項目、點位、頻次見表6-2。
表6-2廢氣污染源無組織排放監測內容一覽表
監測點位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廠界上風向1個,下風向3個無組織監測點 |
粉塵、非甲烷總烴,同步記錄氣象因子、點位周邊環境狀況。 |
4次/天, 連續2天 |
注:無組織布點及監測要注意盡量避開公路、其它類似工業源等的影響。
6.3廢水監測內容
具體監測項目、點位、頻次見表6-3。具體廢水監測點位見圖6-1。
表6-3廢水監測內容一覽表
序號 |
監測點位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測試要求 |
1★ |
生活污水排放口 |
COD、BOD5、氨氮、SS、動植物油 |
連續2天 每天4次 |
生產工況穩定,運行負荷達75%以上。 |
備注 |
無 |
6.4噪聲監測內容
噪聲監測根據工程地理位置情況及項目的分布情況,各向廠界外1m處均布置1個監測點,共布設4個監測點。廠界噪聲監測內容見表6-4。具體監測點位見圖6-1。
表6-4廠界噪聲監測內容一覽表
項目 |
監測點位 |
監測頻次 |
噪聲 |
在東、南、西、北廠界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共設4噪聲監測點位。 |
連續2天,晝間1次,夜間1次。 |
注:考慮源強分布與周圍環境概況,必要時可加密監測。
6.5公眾意見調查
公眾意見調查表詳見表6-5。
表6-5新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公眾意見調查表
姓名 |
|
性別 |
|
年齡 |
30歲以下 30-40歲 40-50歲 50歲以上 |
|||||
職業及職務 |
|
您的文化程度 |
|
|||||||
居住地址 |
|
方位 |
距廠界 米 |
|||||||
聯系方式 |
|
|
|
|||||||
項目 基本情況 |
項目實際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糊料配置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涂布、塑化干燥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以非甲烷總烴計)以及印花、烘干過程中產生的乙醇廢氣。粉塵經集氣罩收集并由布袋除塵裝置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產生的非甲烷總烴和乙醇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由工業油煙過濾器和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經15m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在落實上述各種治理措施后,廠區各類有組織廢氣正常排放時,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低于相應質量標準要求,對周邊環境空氣影響較??;無組織廢氣經預測最近廠界濃度均能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標準及其相應的標準限值,廠界無組織污染物濃度達標。項目廠區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廢水和車間保潔廢水短期內經廠區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的一級標準排放進入西河。待園區規劃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項目生活污水及車檢保潔廢水經廠區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后,納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洗版廢水經車間收集后作為危廢委托相關資質單位處理。本項目實際主要高噪聲設備有空壓機、風機、泵類等,噪聲源強范圍一般在80dB(A)~100dB(A)之間。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廠房隔聲、基礎減振、加強設備維護、加強廠區綠化等措施后,項目廠界噪聲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要求。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化料桶、質檢殘次下角廢料、糊料過濾濾渣,回收廢油、生產洗版廢水及生產垃圾等。建設單位根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2007)、《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要求,將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分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部分由廠家回收,部分交由專門的危廢處置公司安全處置。 |
|||||||||
調查內容 |
施工期 |
噪聲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揚塵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廢水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是否有擾民現象或糾紛 |
有 |
沒有 |
|
|||||||
運營期 |
廢氣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廢水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噪聲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固體廢物儲運及處理處置對你的影響程度 |
沒有影響 |
影響較輕 |
影響較重 |
|||||||
是否發生過環境污染事故 |
|
|
|
|||||||
你對該公司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滿意程度 |
滿 意 |
較滿意 |
不滿意 |
|||||||
您對該項目的建設還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
|
|||||||||
7.1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廢氣監測的質量保證按照國家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T373-2007)中的要求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煙塵采樣器在采樣前對流量計均進行校準,煙氣采集方法和采氣量嚴格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執行。監測儀器經計量部門檢驗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監測人員持證上崗,監測數據經三級審核。
為保證監測分析結果的準確可靠,監測所用分析方法優先選用國標分析方法;在監測期間,樣品采集、運輸、保存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的技術要求進行,每批樣品分析的同時做空白實驗,質控樣品或平行雙樣、密碼樣等,質控樣品量達到了每批分析樣品量的10%以上;所用監測儀器均經過計量部門檢定,且在有效使用期內;監測人員持證上崗;監測數據均經三級審核。
廠界噪聲監測依據《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相應要求進行。聲級計測量前后均進行校準且校準合格。
7.2監測分析方法
表7-1 檢測項目平行及加標檢測結果
檢測項目 |
測定值mg/L |
平行樣測定 |
加標回收 |
||||||
平行樣測定值mg/L |
均值mg/L |
相對 偏差(%) |
相對偏差參考范圍(%) |
是否合格 |
加標回收率(%) |
加標回收率參考范圍(%) |
是否合格 |
||
COD |
55 |
57 |
56 |
3.57 |
≤10 |
是 |
105 |
/ |
/ |
氨氮 |
6.57 |
6.63 |
6.6 |
0.909 |
≤10 |
是 |
108 |
90~110 |
/
|
表7-2 檢測項目盲樣檢測結果
檢測項目 |
盲 樣 |
|||
盲樣編號 |
測定值mg/L |
標準值mg/L |
是否合格 |
|
COD |
200192 |
109 |
107±6 |
是 |
氨氮 |
200572 |
3.03 |
3.01±0.11 |
是 |
表7-3 水質分析質控結果一覽表
監測項目 |
監測樣品個數 |
密碼平行樣個數 |
合格樣個數 |
合格率% |
COD |
8 |
2 |
2 |
100 |
氨氮 |
8 |
2 |
2 |
100 |
表7-4 噪聲質控結果一覽表
項目 |
日期 |
測量前校準值 |
測量后校準值 |
示值偏差 |
標準值 |
是否符合要求 |
噪聲 |
2018-1-14晝間 |
93.7dB |
93.8dB |
0.1dB |
±0.5dB |
是 |
2018-1-14夜間 |
93.8dB |
93.7dB |
0.1dB |
±0.5dB |
是 |
|
2018-1-15晝間 |
93.8dB |
93.9dB |
0.1dB |
±0.5dB |
是 |
|
2018-1-15夜間 |
93.9dB |
93.8dB |
0.1dB |
±0.5dB |
是 |
類別 |
監測因子 |
分析方法 |
方法來源 |
廢水 |
COD |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
HJ 828-2017 |
氨氮 |
蒸餾-中和滴定法 |
HJ 535-2009 |
|
BOD5 |
稀釋與接種法 |
HJ505-2009 |
|
SS |
重量法 |
GB/T11901-1989 |
|
動植物油 |
紅外分光光度法 |
HJ 637-2012 |
|
無組織廢氣 |
非甲烷總烴 |
氣相色譜法 |
HJ/T57-2000 |
粉塵 |
重量法 |
GB/T15432-1995 |
|
有組織廢氣 |
非甲烷總烴 |
氣相色譜法 |
HJ/T38-1999 |